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在征求并采纳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近期现制定了《2022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就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方案各部门作以下任务分工:
重点工作明确14个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2022年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合力推进近视防控,推动和督促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社会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方面完成重点任务77项。
召开联席会议机制会议,推动联席会议机制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切实发挥联席会议机制职能,针对影响视力的重点因素,分工负责,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一、加大宣传,普及知识
1. 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加强近视宣讲团宣讲;
2. 举办近视防控专题研讨活动,交流经验;
3. 举办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高峰论坛、主题健身活动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
二.加强督导,提高认识
4. 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等。
5. 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市场乱象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执法,规范近视矫正服务,切实维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权益;
三、建立制度,强化保健
6. 落实学生健康体检、视力监测制度,向各部门汇报、反馈近视防控评议考核结果;
7. 以低年龄段儿童为重点,加强0-6岁儿童眼健康管理,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
重点工作明确教育部17个相关司局2022年在推动和督促学校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强化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课外读物、作业、体质、考试六项管理,加强学校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完善学校校医、医务室配备等基础保障等方面完成重点任务47项。
四、具体措施
1. 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和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引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督促和确保中小学校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
2. 学校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尤其对于幼儿园3~6岁的儿童成长,从保证户外运动时间以及提供营养均衡方面促进视力保护;
3. 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作用,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广近视防控知识,加强学校与家庭协共同发力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爱眼护眼意识,营造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良好环境;
4. 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医务室配备等基础保障,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
5. 遴选建设30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举办十期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题研对班;
6. 深入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让身心同步发展;
7.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校医、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组织实施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眼视光技术专业考试,加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人才队伍建设;
8. 抓住春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以及寒暑假期等重要时间点,组织开展儿童喜闻乐见的运动健身、生活技能展示和公益劳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主动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等。
在近视防控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育防控环境整治大范围开展的社会大背景下,《计划》的出台,将为全国视觉智能训练行业各界参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范行动提供权威性的方案指导,助推全国眼视光事业在国计民生建设领域中的高品质发展。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清晰明确:近视防控工作仍需创新方式方法,精准施策发力,继续深入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全社会应共同行动起来,开创新时代近视防控新局面,共同呵护好儿童青少年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