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眼睛近视远了看不清,小孩在教室的排座位就成为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只有坐在前面才能看清黑板,集中精力听讲,于是总要求老师把自己孩子的座位,固定安排在第一排或者较前排。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真有这样的黄金位置吗?接下来由大眼猫少儿视力防控专家带您了解下!
1、有能预防近视的“黄金C位”吗?
不存在。眼睛对5米~6米以外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不需要调节就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象,这时睫状体内的平滑肌处于舒张状态,孩子视物清晰且眼肌放松。而看近距离(5米以内)物体时,物体离得越近,眼肌收缩程度就越强,相应的负担就越重。所以网传的教室中可预防近视的“黄金C位”,是不存在的。
2、近视孩子坐前排,能减缓近视发展?
并不会。有不少这样的家长,确诊孩子近视后,觉得孩子戴眼镜就摘不掉了,所以他们不愿给孩子配镜,而是寻求老师帮助,希望让孩子坐前排,认为这样可以延缓孩子的近视。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一般都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所引起的,而学校的黑板距离,即使孩子坐在第一排,也远达不到读书、写作业那种近距离视物,所以并不会引发近视。但是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即使座位靠前,他看黑板还是不清楚的,还容易加重眼睛的疲劳,加快近视度数增长。因此,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座位而是配镜。
3、如果孩子坐后排看不清黑板怎么办?
早监控。如果孩子视力下降看不清,就急于将座位调到最前面,那只是简单粗暴地将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缩短,让眼睛凑合着看清东西,实则却使孩子更容易视疲劳。很多坐在前排的孩子来检查视力时会发现度数已经不浅了,甚至有很多孩子已经近视很久,却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校园视力体检,家长和老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如果孩子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的情况,应尽快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光,详细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近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家长们注意了!儿童青少年儿童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日常一定要多留心他们的视力变化,不想孩子稚嫩的鼻梁被厚重的眼镜压迫,家长在孩子眼健康问题上的,主动干预和放任自流结果差别是很大的。3周岁以后,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眼健康检查,建立眼健康发育档案、跟踪眼健康发育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受益!